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难倒行业的问题:啥是新型肥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0-7 20:01:57 人气: 标签:什么叫行业新闻

  前些日子笔者参加肥料行业一场闭门座谈会,参会企业提出应对新型肥料推广给予支持,发改委某负责人当场回应:什么样的产品算是新型肥料?有什么标准?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清楚。

  无规矩不成方圆。新型肥料炙手可热,可我们对之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成了科研界和企业界共同的难题。今天,这已不仅是学术上的争论,更是关系到中国肥料产业创新方向的大问题。对于泛滥的产品创新,我们是不是该划一条红线?

  尽管新型肥料这个名词在行业内已是,但对它的定义和界定,可谓众说纷纭。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一个学术范畴的问题,其实不然。新型肥料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由此产生了至少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从市场监管层面看,在利润下,大小企业一哄而上,都标榜自己的产品是新型肥料,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无从判断,引发恶性竞争;二是从政策层面看,即便支持新型肥料发展,但没有标准,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也无从制定;三是从应用层面看,如果没有监管,任由市场自发推动,极有可能导致一些有害甚至违禁物质进入肥料,进而危及耕地健康和食品安全。

  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解决的办法便是制定更多的细分产品的标准,造成新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有些标准在指标上甚至还互相打架。诚如一位农业专家所言,现在的情况是,标准跟着企业发展走,企业出来一个新产品,为此便单独制定一个新标准,了标准本应发挥的引领行业方向的作用。

  对新型肥料没有行业层面的统一设计,表明上看是促进了行业繁荣,但实际上这中间滋生了很多泡沫。最突出的表现是,因为没有框定范围,如今肥料的外延和功能被无限扩大,各种所谓的新型肥料在市场泛滥,企业疲于恶性竞争,农民更是一头雾水。

  新型肥料的虚假繁荣不值得鼓励,而且新型肥料也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传统肥料今天面临的问题,更多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在使用层面的农化服务没有跟上所致。当前有必要对新型肥料泼一泼冷水,当务之急便是立立规矩,给新型肥料划定一个红线。

  标准的意义是规范一个行业的发展,但标准出台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产业刚刚起步的节点出台,标准往往又会成为行业创新的桎梏。目前新型肥料正是处在这个阶段。笔者以为,与其纠结于什么是新型肥料,不如适度放开行业手脚,给产品创新一定的试错期,最终市场会给出答案,而不是试图给新型肥料划一条红线。

  产品创新在任何行业都是发展的原生动力,肥料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新型肥料之所以方兴未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肥料确实不能解决中国农业当下面临的一些现实课题。这个课题归结为一句话:如何兼顾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肥料利用率太低,造成了农业投入成本较高、土壤退化和负面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动全行业的创新活力,让各种要素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在这个节点,我们急于设立标准,至少存在这样的疑问:现有对肥料的技术研究,能不能我们制定出科学且具可操作性的新型肥料标准,否则我们怎么能不误伤一些真正的创新呢?一个不科学的标准,最终会窒息一个行业的创新力。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妨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新型肥料整体是向前进步的,放开创新的手脚,让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和农田中接受检验,这才是最好的标准。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友情提醒:网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多种多样,谨防上当!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