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有跳槽意向的90后群体,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往年。据不完全统计,就他们的求职简历和跳槽意向来分析,当前有31%左右的求职者,希望应聘与当前所从事行业和职位保持一致的岗位;有36%左右的求职者,期待与当前所从事行业和职位完全不一样的岗位;有23%左右的求职者,打算应聘与当前所从事行业保持一致,但职位不一样的岗位,也就是所谓的“换岗不换行”。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求职者,想通过递交的个人简历,来寻找专业合作项目或是创业伙伴。 李正介绍,他刚毕业的时候,学校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校园招聘和各种招聘会推荐了很多岗位。而对他本人来说,也抱着“骑驴找马”,即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匆匆应聘了自己职场生涯中的第一个岗位。随后,因为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和实际工作内容的兼容性太差,前后几份工作没做几个月就辞职了。现在,他希望通过“跳槽”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凭心而论,自己这一代的70后,以及80后,在初入职场时也会在工作中犯错,被老同事、老师傅,被领导,感觉很正常,以后改正错误、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在家里比较受宠,再加上大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他们进入职场以后很难承受工作压力。近几年,公司里‘一言不合’就辞职的90后远多于80后。”姚文广坦言,不但是他的公司,不少业内同行也有类似的看法。 潘美珍在义乌从事人才中介行业已有10多年。据她介绍,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已经从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向如何平衡福利待遇和个人兴趣等方面转移。比如,不少90后预期的岗位,既要有良好的工作和完善的福利制度,又要符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或兴趣倾向。事实上,在不少优质行业岗位面前,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越是讲究专业技能的高薪岗位,越是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素养。90后高校毕业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择业心态和正确的职场规划,很可能在不断地跳槽中迷失自己。 “从义乌部分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用工方反馈的情况来看,以前就职的70后,只要不犯错误,可能一干就是好多年。现在就职的90后,有不少才做两三个月就开始心思不定。”潘美珍认为,表面上来看,这个对比说明了90后群体较为浮躁的就业心态,但深层次来分析,也能反映出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懂来衡量,比如行业发展前景、岗位晋升空间、用工方的行业地位、企业用工制度和福利待遇等,如果就业后发现其中一项或几项没有达到预期,很可能会出现“闪辞”。 在某外资公司金华分公司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马女士介绍,近三年到公司应聘的数百名90高校毕业生中,有父母给过求职的不足2%,对目标岗位有清晰认知的不足10%,对公司概况有基础了解的不足5%,跨专业或行业投递求职简历的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录取的员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不论是岗前培训,还是随后的就职,对人事部门和各岗位负责人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多要求,必须时时关注年轻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动向,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依靠制度来管理。 义乌人力资源行业资深人士黄强表示,站在人力资源行业的角度来分析,“闪辞”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信息化时代,年轻求职者所接触的信息非常驳杂,再加上他们各不相同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方式,使他们对待就业的态度截然不同与70后、80后。因此,用工方的领导层、人事专员需要正确认识“闪辞”现象,“员工一定要忠于企业”的观念已经不切实际。整体而言,用工方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与年轻员工达成较为平衡的雇佣关系,同时给予较为通畅的对话渠道,为日后建立双方合作关系多作铺垫。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