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矢志创新科技报国(履职故事)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4-7 18:55:43 人气: 标签:科技新闻资料摘抄

  “复兴号”高铁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以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速度领跑全球。作为高精尖技术的集成,一列“复兴号”有50多万个零部件,必须“严丝合缝”地精密装配,才能动车组的高速安全奔跑。

  全国代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的攻关方向是“复兴号”核心部件转向架。他的“战场”,常常在“微米”之间。由于精度难以控制,动车组齿轮箱小轴的轴向游隙测量一直是生产线上的难题。去年,郭锐潜心技术攻关,钻研出一套新的测量方法,成功将游隙测量精度控制在0.02毫米。这套新操作法应用到生产现场后,“复兴号”转向架的装配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创新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郭锐利用自己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汇集了转向架制造领域420名高技能人才,一起开展技术攻关。这不仅保障了“复兴号”的高效率、高品质制造,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创新攻关中得到历练。

  成为全国代表以来,郭锐一直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呼吁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健全落实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瞄准高精尖缺,培育出更多“大国工匠”,从而更好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

  “航天成就令人自豪,航天催人奋进。”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看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

  “对科学高峰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包为民委员认为,如今,中国航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一些尖端科技上还是与世界航天科技发达国家有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创新。“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扎实钻研才是捷径,急功近利只倍功半。”

  近几年,包为民委员不仅为航天事业鼓与呼,还积极关注整个科技领域和教育领域:从尽早制定航天法,到呼吁建设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端微电子产业;从强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到提议国家加强对企业办学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每一份提案,他都细致思考、扎实调研。“我要在履职中发扬好航天,求真务实,建言资政。”包为民委员说。

  “人体的关节非常重要,工业产品的‘关节’——轴承也是一样。”谈及今年提交的加强轴承全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设施建设的,全国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先打了个比方。

  “越是尖端科技领域的工业产品,对轴承精密性、耐用性等各项指标的要求就越高。”孙东明介绍,判断轴承在极端中能否一直保持稳定性,需要提前模拟,做研究评价,需要配套建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研究评价设施。“能做相关研究评价的国家并不多,但对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为此,孙东明把这一课题作为履职调研的重要内容。与专家座谈、走访行业内企业单位、到多个部门咨询了解相关政策……孙东明了解到,当前,已有科研人才积累,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有信息技术优势,建设相关研究评价设施已具备客观条件。“但是,目前还缺乏更高层面的宏观谋划。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以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精密零部件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这几年,孙东明瞄准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持续为科技创新献智献策。从建设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到建设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基础设施,再到制定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在孙东明看来,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东哥格格展,是作为科技领域的全国代表的神圣职责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