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出海记|外媒:挺进蓝海中国风投收购日本电池业务}_《参考消息》网站(全文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2-3 20:01:38 人气: 标签:日本收购新闻

  外媒称,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8月8日称,已同意将其电池业务出售给中国投资公司金沙江资本(GSR),金额不详。

  据透社8月8日报道,该公司发表声明称,将售予GSR的业务包括在田纳西、英格兰和日本的电池厂。

  报道称,日产汽车将先通过买断日本电气(NEC) 及其子公司NEC Energy Devices所持49%的少数股权,来完全控股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AESC)这一业务。日本电气称,已批准股权出售事宜。

  另据彭博新闻周刊8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8月8日,日产发布声明,宣布与金沙江资本达成并签订最终买卖协议,金沙江资本将收购日产旗下电池业务及相关生产设备。根据日产发布的声明,此次双方签订的买卖协议不仅包括日产旗下电池子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 (AESC),还包括日产公司位于士麦那的生产业务以及日产汽车英国生产公司位于英国桑德兰的生产业务。除了上述业务之外,金沙江资本此次还收购了部分日产位于日本的电池研发和生产工程业务。

  彭博新闻周刊认为,随着汽车业逐渐由燃油动力向电池动力转型,未来电池产业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投资集团看中了这片蓝海毫不奇怪。福布斯新闻网知名撰稿人杰克佩尔科夫斯基在其文章中援引华尔街研究和投资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算了一笔账,未来20年电动车将占全球汽车市场约40%,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规模约为1亿辆,即使不去考虑以后的增长,这其中也将有4千万辆会是电动车,假设汽车电池的价格和一台内燃机的价格一样为6000美元,那汽车电池市场的规模就应该是2400亿美元。

  报道称,中国电池行业发展很快,中国工业网日前提供了一份全球锂电池销售额前11名的榜单。从2016年的销售额可以看到锂电池世界前三名都是日本韩国企业:第一名松下230亿人民币,第二名LG 210亿人民币,第三名三星SDI 205亿人民币。都是200亿人民币以上。接下来紧跟的第二梯队是中国三巨头:比亚迪160亿人民币,CATL(宁德时代)140亿人民币,ATL(东莞新能源)135亿人民币,都是100亿元营收的级别。但是就增长速度而言,日韩企业和中国企业完全不能相比。根据中国工业网的报道,2016年第一名的松下增长15%,第二名的LG增长18%,第三名的三星SDI增长11.4%,第四名的比亚迪增长28%,第五名的宁德时代猛增145.6%,第六名的东莞ATL增长13.4%,如果再往下看,第七名的索尼下降20%,第八名的中国沃特玛增长199.5%,第九名的力神增长71.4%。

  事实上,看中电池市场这片蓝海的不止中国人。根据透社的报道,特斯拉和合作伙伴松下投资50亿美元的超级电池工厂项目Gigactory在2014年公布,目前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1号工厂在2016年7月正式盛大开业,开业时只完工了14%。1号工厂为特斯拉汽车生产燃料电池和家用电池Powerwall。2017年2月特斯拉宣布,计划再建三座超级电池工厂,2号工厂将在纽约建设,剩余的工厂正在选址。届时Gigactory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

  另外,8月3日,法兰克福公司 Terra E 计划联合16家公司组建联盟,准备兴建一座造价10亿欧元以上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将在产能上挑战特斯拉的 Gigactory。Terra E 公司CEO霍尔格格里兹卡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下个月公司将会在位于或邻国的五个候选地点中选择一个来建造34千兆瓦的电池工厂。格里兹卡称,该工厂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破土动工,在2028年达到满负荷生产。

  5月14日,如皋市民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出租点办理微公交出租手续。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80万辆,产值千亿元。 李存根摄(发)

  当前,新能源汽车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对汽油车的替代作用明显,但自有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用户购车决策的影响不容小觑,急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燃料电池技术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下一个风口。同时,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有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在全球占比达50%。目前,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3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170余家。按照国内今年批复的项目以及各大车企发布的产能规划估算,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达5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高速成长期。

  6月6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边会之一——2017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产业发展论坛以“深化全球多边化合作,推动交通电动化转型”为主题,与会专家热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加速前行。

  《中国新能源私家车消费者城市调查》指出,新能源汽车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后,汽油车出行强度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替代作用明显。购车成本和产品的多样化选择成为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自有充电桩建设对新能源汽车用户购车决策的影响不容小觑。“超过半数的用户表示如果不能建设自有桩,将不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在这方面,自有桩的顺利建设急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燕表示,在以自有桩为主要充电方式的、上海和临沂,上海的建桩阻力最小,和临沂的建桩阻力主要在物业许可环节。

  “新能源汽车主要作为新增车辆进入家庭,应综合考虑城市拥堵和环保的双重目标,推动消费者实施存量替换。譬如在自有桩建设方面,就需要政策和基础设施服务有的放矢。”邢燕说,在国家货币激励政策逐年退坡的背景下,地方应加快制定出台非货币激励政策,形成组合拳,营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软。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2.29万辆,其中2016年全年新增纯电动汽车7.33万辆。庞大数字背后的服务与监管成为关注焦点。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说,已搭建起具备大数据分析、度找桩、互联互通支付等服务的智能充换电服务平台,并实现全天实时动力电池状态信息、车辆运行、故障预测等运行服务与管理,时刻保障新能源汽车出行安全。

  “充电桩新国标的实施,将有力提升充电效率,方便用户使用。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特别是占比达70%的私人用户中,安桩率接近70%,发展潜力非常可观。”牛近明补充道,还有1.4万台租赁车分散在多家运营公司,促进资源互联共享成为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回收利用等多方面挑战,还需要消费者出行和用能观念的转变。“很多客户考虑购买电动汽车时,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就是续驶里程,潜意识就是想知道要找一个充电桩难不难。”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基础设施障碍,需要加强充电桩、加氢站等建设。

  要想让汽车燃料补充像加油一样快,又没有污染,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认为,发展氢燃料电池车是提升用户体验和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基本掌握了整车动力系统和零部件技术,未来要着力破解多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难题。”余卓平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

  燃料电池技术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下一个风口。“上汽正在和嘉定汽车城开展合作,在上海嘉定地区共同推出50辆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在一个月后实现中国第一款自主开发电堆系统模组整车产品的商业化运营,有望大规模投放市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惊雷说。

  “我国在氢能利用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我国天然气管网之间的适配性很高。”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明平文介绍,公司已建成国内第一座风光发电制氢、可适应国际最先进燃料电池汽车加注的70MPa加氢站,“下一步,我们希望把园区打造成一个40亩的燃料电池微网,实现双向供电,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共享经济浪潮中分一杯羹?通过手机定位,找到距离最近的电动汽车,用手机开锁后就可以驾驶。在会上,万钢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有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辟发展的“绿色通道”。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EVCARD是我们打造的纯电动、高效率共享汽车品牌。”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宇表示,EVCARD采用每分钟0.5元的计费方式,全程手机APP自助用车,各网点之间可还车,非常符合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用车需求。

  据介绍,目前EVCARD已进入了全国24个城市,投放电动汽车超过9500辆,共建3600多个服务网点,注册会员多达75万人,“到2020年,EVCARD将覆盖100多个国内城市,运营车辆有望突破30万辆大关”。曹光宇说。

  “分时租赁是一项先进、增速较快的新业务,目前全国有40多家分时租赁企业,运营车辆4万多台,其中电动汽车占比超过95%。”长年从事新型出行服务模式研究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叶建红表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用户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日常用车需求,愿意在购车时将新能源汽车纳入考虑范围,说明分时租赁有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未来3年至5年,我国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李芃达)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