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红楼梦》成为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2-23 4:16:41 人气: 标签:《红楼梦》相关知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民族复兴,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有力武器。《红楼梦》无疑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其中所传达和培育的人文、智慧、气度、神韵,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灵魂,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红楼梦》及其伴生的红楼文化,更是成为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文化元素,从国家外交到百姓生活,从学术研究到普及型阅读,几乎随处都能看到《红楼梦》的身影。可以说,《红楼梦》已经成为令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文化符号之一。

  人们常说《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千门万户,有说不尽的话题,可以联类无穷;或者如当代作家王蒙所说:“《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的确,《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不仅是绵延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它以其深厚的内涵、不可企及的艺术成就,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深刻,或显性或隐性地给中国现当代文学无穷的滋润,泽被广远。正因为《红楼梦》是厚重之作,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所以《红楼梦》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

  红学一诞生,就具有超越文学经验的学科性质。红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门类,文学经验是基础,多学科研究不能偏离此。一门学科成为显学,往往是跨越了雅俗,超越了时代,成为新的知识与文化的生长点。红学,有历史学、社会学、学、文化学、民族学、美学、艺术学、园林学等的研究板块,有作者研究的板块、文本研究的板块、读者反映(审美接受)研究的板块,因此它的性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和必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封闭,只会使学科上的汪洋恣肆变成在方法上的自缚手脚;缺乏多学科的协同,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学科发展和创新式发展。《红楼梦》既然有“百科全书”之誉,有“千门万户”之喻,那么其他学科的研究,其他方法的使用,不承认其他学科研究的,显然是不明智的。多种方法的协同使用,才可以使《红楼梦》实现四射的“面面观”。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命力、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总提出“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无可置疑的文学经典,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代表了我们民族的。诚如有的论者所说:《红楼梦》是真正的“心理学”和现实的“价值学”,是中国人民族或价值的艺术表达。是的,《红楼梦》更深刻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更多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情感状态和行为方式。从《红楼梦》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它无可匹敌的艺术成就,也可以感受到它蕴含着浓烈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所以,习总在多次出访中以《红楼梦》展示祖国文化的软实力。

  继往开来的21世纪,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红楼梦》及红学也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经典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红楼梦》作为一种文学资源的意义,在今天,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2017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之源,已经深刻地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红楼梦》为内容的文化创意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例子有正定县的荣国府及宁荣街、恭王府、大观园等。20世纪80年代,正定荣国府从一个影视拍摄一发展,以古典文化充实地域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今已经成为享誉的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推动《红楼梦》当代的文化。合理地应用《红楼梦》及其相关的文化资源,丰富当今的文化建设,《红楼梦》率先垂范,比如建造大观园、修建曹雪芹主题公园或纪念馆、红楼美食、创造红楼绘画等。红楼文化和红楼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红楼梦》的无比热爱,在于大家对《红楼梦》的无比。红学要引导人们对《红楼梦》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依据自己的优势和传统文化资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通过文化的再创造,古为今用,发挥创意,使曹雪芹的创造和《红楼梦》的文化境界、价值与当代文化的建设相结合,共同繁荣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资源,需要找到正确的结合点。这里必须牵强附会,必须曲解古人,必须反对造假制假。有许多与《红楼梦》相关的项目仍存在着缺乏学术支撑的问题,找不到正确的切入口和契合点,在错误的前提下和认识基础上展开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着沙上建塔、难以长久发展、难以突破地域、无法赢得学术支持的问题。以古典文学名著充实地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是一项富有眼光的文化发展战略选择,但如何结合,还需要学术支撑。没有学术支撑,则行之不远,或者走弯、走岔。目前,我国的文化小镇建设正在有声有色地大规模展开,文学经典《红楼梦》也成为创意之源。一方面,这可以特色小镇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里要以《红楼梦》为文化内容的所谓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防止一哄而上,互相重复。要探索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正确径和方式,反对简单对接、拼贴和生搬硬套。

  不言而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创造,唯有创造力才能激活传统资源,洋溢在《红楼梦》文学中的也正是创新和创造。如果我们在《红楼梦》研究、借鉴、发展上,缺乏创造,缺乏创造力,那么《红楼梦》就难以与人民形成新的结合点,难以成为满足人民需求的食粮,也就难以发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的作用。创意为先的红楼文化的极致,与红学的旨是一致的,即最终归结到对文化创造力的认识、研究、继承上,归结到对新的文化经典的和创造上,归结到对民族文化复兴能力的上。红学要继续以“显学”的品格“显”下去,离不开其作为资源意义的广泛发挥,但新的文化创造,真是基础,善是引导,美是目的,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无限追求是焕发创造力的根本力量。因此,“标新立异”,应该体现在类似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表现出的创造上,其文化上的震撼效果,应该体现在文学继承以及新的伟大经典作品的惊世创造上。

  今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建所、《红楼梦学刊》创刊40年,也是新时期红学发展40年。新时期红学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的历史步伐前行的。40年来,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为团结全国的《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推动新时期红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雪野莉子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创造,唯有创造力才能激活传统资源,洋溢在《红楼梦》文学中的也正是创新和创造。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