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珠机(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铁珠海至珠海长隆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全国开通运营的首条省方独资建设的城际项目。横琴站连通的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同步开通,旅客下车后可直达口岸,快速完成通关。广珠城际铁在珠海站内连接了作为粤澳新通道的青茂口岸,将有力促进澳门融入国家铁网络,珠海站将成为全国首个连通“双口岸”(拱北口岸、青茂口岸)的车站。对于珠澳两地居民来说,该线口岸”的多站点过关选择,将为珠澳过关带来便捷新体验。 随后,面对经济规模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制约因素,雄踞珠江西岸的珠海选择短板,迎难而上,提出了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的新目标。今年,时值珠海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珠海正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劲头,将“二次创业”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今年3月,刚刚从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暂停状态中恢复不久,珠海就印发了《珠海市全面深化2020年工作要点》,全面部署“1+1+10”方面的46项举措,推动以珠澳深度合作开发横琴为总牵引、主平台攻坚克难,谱写新篇;深化重大突发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行政体制、营商综合、科技创新、国资国企等领域的深化措施。毫无疑问,成为珠海2020年的关键词。 4月29日,珠海启动今年首场服务重点项目情况专项测评,116个重点项目的企业代表参加了满意度测评。“今年12月前,我们还将进行第二轮满意度测评,要求各部门测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同时检验责任部门整改成效,将测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以满意度测评为抓手,倒逼各部门全方位优化提升服务重点项目水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珠海营商。”珠海市机关作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代表来评价服务,并以之为导向倒逼服务水平快速提升,这不禁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珠海,那个敢闯敢试的年轻特区。1980年8月,占地6.81平方公里的珠海特区成立,如何为全国先行先试成为重大。 实施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在全国首开重科技人员先河、立法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12年免费教育、部门公布“清单”年轻的特区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珠海迅速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如今,不安于现状的珠海重拾的热血豪情,立志要在新时代拾级而上。 对外,是珠海由边陲小镇向现代花园特区蝶变的密码,也是融入珠海城市血脉的基因。“恢复边境贸易,让渔民的生活滋润了很多。”讲起自己1981年用两斤螃蟹在澳门换回人生中第一块西铁城牌手表,时任南水捕捞大队党支部的杜亚根感叹。 引进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首开内地吸引外资先河,创建中国第一个跨境园区,当时涌现在珠海土地上的大批“第一”皆因而起。如今,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10.72亿美元,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14个,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248个,合同外资金额累计766.49亿美元,实际外资金额329.89亿美元。 以横琴开发为支点,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的珠海,在我国构建对外新格局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珠海成为中国的一个生动缩影,充分证明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珠海市相关领导表示。 华灯初上,造型犹如蚌中明珠的珠海大剧院凭海临风,与港珠澳大桥交相辉映。说起生活在海滨花园城市中的感受,珠海人最有体会。谁能想到4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被称为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的边陲小镇。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海同澳门一道被寄予了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厚望。去年4月,《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印发,珠海在助力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旅游大湾区方面步伐。如今的机遇和肯定,离不开40年来珠海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绿色发展领域累积的独特优势。 回想30年前,交通还是这个建立了10年的经济特区的一道坎。1990年,板樟山隧道这条连接珠海城区的南北大动脉建成通车,成为全国首条城市地面隧道。而今年6月,这条陪伴珠海走过了30载岁月的隧道由原双向四车道增至双向八车道,不仅打破了制约珠海主城区南北交通的瓶颈,更创造了国内最长慢行景观隧道的“全国第一”。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一桥飞架三地,使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湾区城市。随着伶仃洋通道、广中珠澳高铁、广江珠澳高铁、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延伸至珠海项目谋划推进,以及黄茅海跨海通道加速建设,珠海正在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 作为花园海滨城市的代表,花园之谓离不开珠海对城市生态的多年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珠海得到了生动印证。早在1980年,珠海在率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首次着重提出“把生态放在第一位”。 1992年,珠海在全国率先颁布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和“八个不准”,为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政策底线。一系列探索创新举措,也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0年来,珠海相继收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最佳范例等一系列荣誉,也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的双赢之。今年上半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0.59亿元,同时,珠海今年6月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一。 “从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小岛,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自贸新城,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谈及横琴的发展,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郭军向记者表示。在这个总面积不过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累计落地制度创新440多项,3个创新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2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将时针回拨到2009年,横琴新区自挂牌成立之日起,便是跟粤澳合作紧密相连的。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它承载着服务“一国两制”、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在这一点上,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便是明证。 2013年,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澳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项目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达94万平方米,面积较原先大了20倍,通过一条1500米长的河底隧道,将横琴新校区与澳门特区连成一体。 这一坐落在珠海土地上,但校区内由澳门特区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的新校区,在为澳门大学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让“一国两制”和粤澳合作在横琴留下了生动注脚。“这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并且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感慨地说。 发展经济,产业先行,2011年,作为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区的首个落地项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奠基。经过近10年建设,目前产业园已有注册企业180家,其中澳门企业近50家。 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近年来,尤其是珠海横琴自贸试验片区挂牌成立以来,横琴对澳合作跑出了“横琴速度”。如今,在横琴注册的澳资企业超过2500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已孵化250个澳门项目,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澳门青年企业家70%落户在横琴。 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可参加珠海医保,横琴-澳门开通跨境通勤巴士,澳门在内地开设的首个社会服务中心启用近年来,粤澳合作从大产业拓展到小民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珠海经济特区因澳门而生,横琴新区因澳门而兴,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珠海将不忘初心,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举全市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贡献力量。”郭永航表示。 提起珠海的房地产,有一个开发商不能不提,就是珠海世荣地产,它是珠海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也是珠海本土的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2016,实力自不必说,而且拿到的地块都是黄金。 世荣翠湖苑和世荣尚观的建筑面积,从80多平方米到120多平方米都有,一起看下主力户型和样板间。国民党八大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