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影响教育的名句热词”专栏开通后,受到社会尤其是教育界人士高度关注,迅速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议,掀起了一波回忆教育名句热词的热潮。热心读者给我们发来了大量,我们从中摘编了几篇,在国庆节前夕集中刊出,作为小结。 2014年5月4日,习总在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同年9月9日和12月20日,习总在师范大学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进一步要求广大教师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生第一粒扣子。他强调,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此后,他多次在重要场合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扣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想内涵、目标任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扣生第一粒扣子”是习总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的深切勉励和深情寄托。这句话既生动又形象地阐释了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规律,用“扣扣子”来比喻青年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扣生第一粒扣子”科学论断的提出,是习总对历史现实和复杂形势的准确判断,对青年成长需求和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从全球来看,各种伪装的“普世价值”和种种娱乐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引发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危机、理想失落、滑坡等价值失范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问题,党的明确提出“富强、、文明、和谐,、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相承接,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青年心中的大厦,这是习总始终牵挂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广大青年要找准人生方向,始终道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勤学、修德、、笃实上下苦功夫,系好第一粒扣子,为今后每一个人生理想、每一份事业发展奠定基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广大青年要始终牢记习总的谆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真正“扣生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不负青春。 今年是中华人民国成立70周年,全面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不懈奋斗。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需要,应该愈加重视青年的“第一粒扣子”问题。冠必正,纽必结,“第一粒扣子”是党科学定位青年成长成才的初心,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是青年立鸿鹄志的初心和担当时代责任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句话曾经刷遍乡村的大街小巷,它体现了党和排除万难办好教育的坚定。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与很多行业一样在中起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很多地方的乡村中小学校舍还是泥土墙,校园里到处是板结的泥土地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生坐的凳子和趴的桌子是几块木板钉起来的简易桌凳,有的甚至就是泥土凳子、泥土桌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不少基层教师不求名利,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造就了一大批适应需要的优秀人才。 随着的推进,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当时以投入为主、全民兴办教育的主打口号。为了改善教育,推进教育发展,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1年4月,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当日起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旨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尽快使我国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 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2005年11月,我国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聚焦农村教育,宣布5年后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2015年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开始,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2019年,教育部宣布:全国薄弱学校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学校焕然一新! 国家推进实施的一个个专项行动、一件件为民实事,正逐步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所描述的情况成为历史,教育在这一阶段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很多地方的教育设施、教育装备都已升级换代,“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已经逐渐失去了现实基础,我们听到的机会也在不断减少。以笔者所在的苏北涟水县为例,围绕“一个不少、一个不错”的目标,对全县在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学期进行减免资助,仅2019年春季已合计资助19619人,资助金额合计1590.9万元。近四年的涟水教育“硬件”可谓日新月异,累计投入18.5亿元,60余所薄弱学校完毕,全县4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焕然一新,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当年历经“办学难、上学苦”的人们满怀欣喜地享受着教育繁荣带来的福利,但当地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依旧铭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特别舍得在教育上投资,梦见河水上涨全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 上世纪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成为时代的呼声。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到我国聚全社会之力、凝聚全民智慧发展教育的清晰脉络。 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2011年2月,在中央局举行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集体学习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和发展。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这一口号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教育命题,并上升为从全局上重视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重大课题。很多地方首先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发力,依靠人民之力,社会集体智慧,掀起了人民群众自发捐款出力,社会筹款捐物的办学热潮,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式的努力,建起了一所又一所新学校,托起了孩子们成才的希望,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兴教交响乐。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这一口号对于催生教育的转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内涵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社会通过监督、参与和献计献策,向教育倾注了巨大能量,给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也创造出了不少大力发展教育的典型经验。 习总多次强调,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努力办民满意的教育,关键需要各级党政部门担负起首要责任,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目前我们的办学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加快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仍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努力办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1年的工作报告中,将国家助学政策的目标再次明确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此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作为明确的施政目标。这句话既表达了保障我国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的价值,也展现了党和国家办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担当。 回溯历史,我国积极构建并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了学生供给制度、人民助学金和学杂费减免制度,鼓励更多学生接受教育。初期,逐步形成了以“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双向资助特点。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逐渐从以人民助学金为主,过渡为学金和助学金共存,再到学金和贷学金并行;中等职业教育由以人民助学金为主,调整为适当收取学费和减免学费;义务教育学生资助以助学金、学杂费减免为主。 随着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资助体制步伐逐步加快。1993年,《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学生资助举措逐步增多,资助主体逐步多元,资助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学生的资助逐步由单一资助模式混合资助模式。2005年,《国家助学学金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助学金的标准基本确立、程序逐步规范、管理逐步科学化。2008年,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的目标,各地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党的以来,我国的学生资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力度进一步加大,资助政策的覆盖面逐年扩大。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新时代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国家助学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目标;并从经济贫困家庭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完善资助标准,改进资助方式,以提高受资助学生的自尊感、幸福感、获得感为价值追求,以帮助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为终极目标。据统计,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基本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有力地保障了的受教育权。“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成为现实。 习总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深化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民满意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始终葆有人民立场,蕴含人民情怀,彰显我们党全心全意的根本旨。特别是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提出办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办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的人才支撑。 为了办民满意的教育,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制度安排不仅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极大地提升了的满意指数。 当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全方位提高,比如解决了“有学上”,还盼望“上好学”,这就为相关部门提出了更大挑战,办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民满意的教育”,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又一次强调办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新,只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认识,让教育发展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教育就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人格的,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标准。 在国内不少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字样的墙壁或,它既是对高校教师进行时时鞭策,更是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的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 “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身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知识,善于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上的引人。身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事实上,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因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总在视察师范大学时所作的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即有理想、有情操、有扎实学识、有。这为新时代教师的成长指明了道。“四有好老师”是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化和提升,更有助于广大一线教师做好学生的“大先生”和引人。广大一线教师要始终努力提高自身情操,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而不懈努力,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