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武高速公东口,沿途一片望不到边的万亩灰枣林已初成规模,像一条绿色长城,守护着金昌的东大门。这是金川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个镜头。 2008年以来,金川区重点承担了三北四期、五期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防护林防沙治沙面积25.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3 %,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656万元。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使区域内林草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明显改善。 金昌飞机场南侧,曾是戈壁荒滩,生态非常脆弱。按照常规通过实施绿化项目的方式进行绿化,不仅投资很大,而且建成后,大面积林木长期的管护成本更高。 创新思,既要种活,还要管好,更要有生态效益。2010年,省林业厅制定了《1000万亩优质林果发展规划》,金川区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本地光热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通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在金昌机场南侧发展戈壁林业。 政策资金的撬动,促进了社会资金的融合。金川区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整合力度,积极鼓励造林大户参与建设,承包经营。区财政对苗木和滴灌系统、管护房、机井、输电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共投入补助资金700多万元,建成了以灰枣、骏枣为主要品种的红枣6500亩,使金川区红枣种植面积达1.1万多亩,占全区经济林果总面积的70%左右。 思变了,方式活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高了,避免了原来部分生态林“春种秋收”的结局。金川区林业局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创建了5000亩灰枣林节水示范,同时建成年加工能力1200吨的初级加工厂1座,建成储量1500立方米的恒温库1座,引导和扶持千亩以上的红枣种植大户5个。 戈壁红枣产业的发展,为金川区发展戈壁林业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绿化了荒滩,增加了绿地覆盖面积。 在金永高速公平交口,多种乔灌木、多种景观树结合种植,并辅以花草点缀,形成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效果。 金川区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实施绿色通道建设。项目在设计上既要绿化,又要美化;既要绿量,又要通透;既要植树,又要开花,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同时,大力实施新农村村庄绿化、防沙治沙围栏封育工程等重点项目,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建设格局。 大网络、多树种、高标准,金川区集中打造了一批精品绿色通道工程,重点完成了北部绿色长廊、金永高速公、平交口节点、金东公、陈金公、古金公、天高公、下双公等通道绿化工程,绿化总长度达37公里,完成通道绿化面积3000多亩,逐步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搭配的通道防护林体系。 区林业部门以北部绿色长廊为为依托,着手挖掘环城防护林的综合功能,按照绿色、环保、生态、人文的,充分利用林带内新疆杨整齐划一的特点,将两侧树枝“牵手”,形成拱形通道,通道内铺设“爱情小”,逐步把环城防护林打造成兼具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经济景观带。 在风沙前沿的西大滩、北大滩和芨芨泉自然区,大力实施围栏封育工程。累积完成围栏封育23.6万多亩,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围栏封育8.6万亩;投资2000万元,实施沙化土地封禁项目,封禁治理沙化土地15万亩,基本实现了风沙前沿裸露沙地的围栏。 金川区自然条件恶劣,种树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为建设“绿色金川、生态金川”,金川人舍得投入。 金川区的荒滩地造林成本为,乔木林每亩2000元左右(以新疆杨、沙枣为例),尤其在土壤条件差的地块,需客土绿化,造林成本高达每亩5000元以上,远远超出了国家补贴标准,造林资金缺口很大。为此,金川区不断加大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898万元,有效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林业要健康发展,单靠国家的投入还不够,还要以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展非公林业。金川区从林业产权制度入手,采取个体承包开发治理的模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林业开发,鼓励大户在风沙前沿、撂荒地承包造林,兴办个体林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几年来,先后发展起了姚吉文、姚明谋、委礼宏等个体私营林场8家,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造林5000亩。非公林业的发展,为金川区林业发展注入了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