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济南,这样的投资担保公司正疯狂地向城市每一个角落蔓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多有河南背景,要么老总来自河南,要么项目在河南,而且其“一对一”、“不摸钱”的模式也是当年在河南风靡的“郑州模式”。 近日,记者走访济南多家投资担保公司了解到,有的企业老总来自河南,曾在河南从事投资担保工作。有的虽然总部在山东,但投资项目多在河南,而且公司运作模式相似,均对外具有“一对一”、“不摸钱”和“透明操作”等特点,包括记者卧底和暗访的两家。 “这就是所谓的‘郑州模式’,很多企业在河南干不下去了,才转战其他地方,来到四川、山东等地。”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在人们的印象中,担保公司是服务于银行,帮需要资金的企业担保,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在河南,这仅是担保公司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担保公司安排借款人和放款人直接对接,由担保公司作保,签署一份三方合作协议。放款人直接将钱按照协议约定借给借款人,如果协议约定还款时间到了,借款人没有能力,将由担保公司按照协议无条件,担保公司只从中收取担保费。 “从理论上讲,郑州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放款人的利益,且符合相关法律。”上述业内人士介绍,但这种模式在操作中已经被异化,很多不满足于此的担保公司迅速摸索出另一种模式,上游面向高息,然后再以更高的利息将资金放贷给借款者,这为未来倒闭潮埋下隐患。连线 “这种模式曾在河南很疯狂,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甚至被寄予厚望,一些企业还被部门授予多项荣誉。”河南当地一家记者向记者回忆。 据介绍,2008年以前,河南担保公司经营不温不火,到当年10月,为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融资困境,中央财政增拨10亿元,主要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用于弥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再加上房地产救市政策,给这些投资担保公司带来一线年间,河南省担保公司膨胀的速度堪称全国之最,相关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底,已从2007年的100多家飙升至1640家,约占全国的1/4。 “当时最高利息到8分。”上述人介绍,面对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出数十倍的收益,投资者也进入疯狂状态,上至大学教授,下到省吃俭用多年的普通百姓,甚至连担保公司的员工也将数十万元积蓄投入其中。 然而,疯狂带来悲剧。2011年前后,河南一家名为圣沃的担保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随后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诚泰、宝银等数百家担保公司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发生挤兑现象,河南担保业出现崩盘,担保公司跑的、跳楼的、判死刑的数不胜数。上千名投资者血本无归,数亿元资金难以追回,“时至今日,郑州大街上仍然能看到打着要钱的百姓”。 洛阳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曾解释,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无力承担高额融资成本。正常企业的盈利水平很少超过20%,而投资担保公司社会成本按月息1分5计算,年利率至少18%,再以月息3分至5分向外借款,时间一长,企业根本无力还款。在放出资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投资担保公司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拿后来客户的资金前期客户的利息,收不抵支时,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 还有一些公司从一开始就给投资者编织了一张充满的“大网”。以河南欧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例,据警方调查,该公司上游的四家借款企业不仅与欧陆存在“兄弟”关系,甚至一些企业本身就是空壳公司。还有一些投资担保公司干脆通过虚构项目、盗刻公司印章、签订假合同等方式,向社会吸收资金,待到一定数额,老板携款跑。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济南不少担保公司也有类似现象,一些企业自称的投资项目实际只是一片空地。 另外,行业混乱也源于监管缺失。据了解,此前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并没有明确,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经营者只需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即可。 济南市金融办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稳定的通告》,提醒广大市民增强和投资意识。通告列举了非法集资的四个特征,同时指出,非法集资“马甲”形式多样,非常具有性。 金融办相关人士还特别指出,目前省内大量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经营担保业务,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活动,风险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中国银监会等8部委《关于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通知》,他们将在全省开展针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清理规范工作,对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活动或违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依法查处和。本版均由本报记者采写 推荐:
|